(相关资料图)
北京日报客户端 | 记者 和冠欣 实习记者 何蕊
进入暑假,北京市各大博物馆迎来参观高峰。高校校园内的博物馆因门类众多、资源丰富,被誉为“象牙塔”里的宝藏,社会上对其开放公众参观的呼声也愈发强烈。近日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内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开放参观,近一月内,已有近15000名校内外观众进馆参观学习。
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,300余件国内外航空航天文物和珍贵实物装备按照长空逐梦、银鹰巡空、神舟问天、空天走廊四个展区分布依序排列。这个由北航原飞机结构陈列室、飞机机库扩建而成的博物馆,如今开辟出一大块区域,展示着不同年代的实物飞机。一架架曾经在天际翱翔的“大块头”,吸引了不少小观众的目光。
“这架‘鹞’式战斗机好神气,像一只展翅高飞的老鹰!”12岁的刘德仰着头,饶有兴趣地念着展板上的文字:“它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性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,代表着那个年代同等机型最高的飞机制造技术。”母亲黄女士说,儿子从小就喜欢看飞机,爱读航空航天类的读物,是个十足的“飞机迷”,“前段时间看新闻得知北航教授上了太空,儿子就很想来学校转转,正好博物馆开放了,是一个参观学习的好机会。”
北京语言大学学生袁子淼和10岁的弟弟预约了博物馆参观,她希望让弟弟开拓视野,在心中种下一颗“航天梦”。“这是我第二次来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参观,看到一排排高大的飞机,感觉很震撼。一听说博物馆开放了,就想着一定要带弟弟来看看。”袁子淼说,高校博物馆藏着不少宝藏,等待着更多观众发现和认识,“希望越来越多的学校在不影响日常教学的前提下,向公众敞开大门。”
为了帮助观众沉浸式逛博物馆,北航还选拔了4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,暑期轮班提供志愿讲解服务。博士生田雨岩的专业是航空科学与工程,他在讲解词中加入了专业知识的解读,为观众科普航空航天知识。“曾有观众问,为什么这架歼十战斗机有两对机翼?其实它叫做鸭式飞机,飞起来像鸭子在划水,前翼也被称作鸭翼。”田雨岩用打比方的形式,把不易理解的专业知识变得生动起来,“鸭式飞机因有前翼而不易失速,有利于简化飞机驾驶和保证飞行安全。”观众们听得入迷,田雨岩也讲得起劲儿。他说,有机会运用专业知识,向公众介绍学校的科研成果和优势学科,感到很荣幸。
北航校史与文博馆馆长支媛媛介绍,自今年新冠病毒感染实施“乙类乙管”以来,博物馆逐渐面向校友及师生亲友开放。今年暑期,该馆继续发挥社会科普职能,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,有序向更多社会观众开放。近一月内,该馆已接待近15000名观众,85个团体进馆参观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