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生二胎后,越来越讨厌老大”,宝妈吐露心声,引发许多妈妈共鸣

十点读书  2023-07-06 21:47:42

“生二胎后,越来越讨厌老大”,宝妈吐露心声,引发许多妈妈共鸣进度条12:3900:00/12:39

我有个女儿,叫布妞。

布妞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,才2岁半,戴着尿不湿,话都说不明白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每次妈妈去接她,婴儿车里还推着个老二。

看得出来,妈妈也是无奈,一人难以带两个娃,这才着急把老大送幼儿园。

有一次我在路上碰到这位新同学,她妈妈正在买东西。

她趁妈妈不注意,伸手就往妹妹胳膊上狠狠地掐去,妹妹顿时哇哇大哭。

妈妈回头一看,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, 她抓住大女儿的手,用力朝手心拍去:“她跟你有什么仇,你总是要打她?啊?!”

孩子一听,伸出另一只手,朝妹妹又是狠狠地一掐。

掐完,她还瞪着妈妈,一副深仇大恨的样子。

妈妈气得都快原地炸裂了,推着婴儿车头也不回就往前走,嘴里说着气话:“你真是太讨厌了,你就在外面待着吧,不要回来了!”

“生二宝后,越来越讨厌老大”,曾有宝妈吐露心声,引发许多妈妈共鸣。

如今,我又看到一位被两个娃折腾得束手无策的妈妈。

为什么二胎出生后,老大似乎就不那么可爱了,甚至,有些惹人厌了?

《正面管教》一书指出:孩子的观察能力很强,但解释能力却很差。

这就导致,孩子经常会形成错误的观念,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。

①被赶下“皇位”不满

我们常调侃说:“你家有皇位要继承吗?”

对于老大来说,父母的宠爱,还真就是他的“皇位”。

你想啊,老大刚生出来,全家的目光都在他身上,他一举一动都能牵动父母的心。

毫不夸张的说,他就算放个屁,父母都觉得是香的。

但二胎出生后,家里的氛围,就发生了微妙的转变。

大宝看到的是,爸爸妈妈对着小婴儿又逗又笑。

小婴儿一哭,爸爸妈妈马上围过去,紧张得不得了。

小婴儿尿湿了,妈妈温柔地给他换尿布。

小婴儿困了,妈妈马上放下手中的活哄他睡。

这有什么,小婴儿会的,我也会啊。

妈妈你听,我刚学会了一首歌;妈妈,我也要上厕所;妈妈,我也困了。

但大宝听到的回答,可能是:哦,好的,你唱得不错;这么大人了,上厕所还要叫我吗?困了就去睡啊,还在这墨迹什么?

大宝不会把这解释为:“我比小婴儿大,能力更强,所以妈妈要多照顾他。”

相反,他会认为:“都是这个可恶的家伙,因为他,所以爸爸妈妈没那么爱我了。”

这种被忽视的不满和失落,会让大宝觉得,自己被赶下了“皇位”。

他也就会做出一系列让父母不解的事,比如行为倒退,尿裤子、要奶瓶、粘人等等。

②寻求关注

当二胎出生后,即便老大可能也只有2、3岁,但父母不自觉就会有一个想法:老大应该要懂事了。

这是因为,当我们把“哥哥”、“姐姐”这样的标签贴在老大身上时,下意识也将“责任”、“懂事”、“谦让”等一系列的标签,贴在了老大身上。

再加上有老二做对比,更加觉得老大年龄大,应该要明事理。

有了这些心理暗示,我们常常就忘了,老大其实也还只是个孩子,是个只有几岁、急需被理解和包容的孩子。

孩子对父母的态度非常敏感,当他发现,父母对自己忽视、要求多,却对弟弟妹妹包容更多时,他内心就会失衡。

为了“夺回”父母的关注,他就会表现出无理取闹、情绪化、淘气的一面。

毕竟,责骂也是关注啊,总比一直被忽视好。

③发泄情绪

二胎家庭的父母,常会发现,我们越希望老大“懂事”,他反而表现得越不让人省心。

带一下弟弟吧,妈妈要做饭。

不带。

你怎么又把妹妹弄哭了,好好玩啊。

是她先惹我的。

弟弟妹妹那么小,懂什么,你做哥哥的要让着他们啊。

凭什么要我让,不公平!

老大在感受不公平的同时,他把怨恨和愤怒,也转移到了老二身上。

这就导致,我们越希望两个孩子能友好相处,他们越经常闹矛盾。

而且,老大还常趁父母不注意,就打老二。

老二又表现得乖巧、爱撒娇、嘴甜,有这样一个对比,再看看老大,瞬间觉得他就是个自私、无情、讨厌的家伙。

很多妈妈说,我已经尽量多关注老大了,买什么、用什么都不会少他的。

平时除了必要时和二宝在一起,其余时间都是陪老大了,他怎么还是会打老二,还会觉得我偏心呢?

这可能是,妈妈在处理两个孩子纷争时,没有做到让他们满意。

《正面管教》一书指出,面对手足矛盾,父母尽量让孩子们的“处境相同”。

怎么个“处境相同”法?

①把两个孩子都分开

如果一个2岁多的孩子,打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,你会怎么做?斥责老大对不对?

这孩子真是欠揍,连小婴儿也打。

但是简·尼尔森却举了一个例子:

妈妈看到2岁多的姐姐打8个月大的妹妹后,她把妹妹抱到婴儿床,说:“当你准备好不再打架时,我们就抱你出来。”

然后妈妈又把姐姐带到她的房间,并且告诉她:“当你也准备好不再打架时,就出来告诉我,我们一起去抱宝宝。”

这妈妈很搞笑对不对?

8个月大的婴儿懂什么,她哪懂打不打架? 再说是姐姐打她,她又没动手。

但妈妈的高明之处就在,让两个孩子的处境相同,不介入她们的纷争。

因为一旦你急于当裁判,判定谁对谁错,那不管判谁错,那个孩子都会觉得委屈、不公平,认为你偏心,袒护另一方。

并且,为了获得你的“公平裁决”,他们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看起来无辜,错的是另一方。

而且,一旦站在你认为“被欺负”的一方(往往是老二),指责惹祸的一方(往往是老大),你就是在训练孩子们的“受害者”心理和“加害者”心理。

那“受害者”(老二)就会找到一个让妈妈站在自己这边的好办法——招惹老大,让他来“欺负”自己。

而“加害者”(老大)就会从你们的反馈中得到这样一个信息——我总是打人、惹祸,我是个坏孩子。

所以,当孩子们发生冲突时,重要的不是谁对谁错,而是你的姿态——让两个孩子处境相同。

这样,你就避免了评判和指责。

②给同样的选择

当孩子们发生冲突时,妈妈不要直接给意见,而可以给他们同样的选择:

比如抢玩具,你可以拿走这个玩具,然后说:“你们是想玩别的,还是一起商量怎么轮流玩?”

孩子打架,你先分开他们,然后给选择:“你么是想各自回房,直到准备好不打了再出来,还是想都坐在我腿上,让我抱一抱?”

给孩子同样的选择,他们渐渐就会明白,你不会偏心任何一方。

这样,他们也就不会为了得到你的袒护而打架了。

③建议先安慰大的

啥?大的先动手还要先安慰他?可把他能的。

但其实是,一个孩子,不会无缘无故对另一个人动手。

他之所以表现出攻击性,一定是他内心因为某种原因受到了挫折。

可能是觉得你偏心;可能是觉得老二分走了你对他的爱;可能是相信你更爱小的。

如果孩子的情绪一直不被看见,并且得不到排解,那他就会在错误的观念里越陷越深。

我们可以共情他的情绪:看到妈妈一直在照顾弟弟妹妹,你感觉自己被冷落了,有些生气是吗?

告诉他你的爱和理解:在你这么小的时候,妈妈也是这样照顾你的,妈妈爱你,让我抱抱你好吗?

给孩子选择:妈妈安慰完你后,得去安慰弟弟妹妹了,你愿意和我一起去,还是等你感觉好点的时候再来帮我?

当孩子能被理解和接纳,而不是惩罚和蔑视时,你知道,这对他有多重要吗?

作者 | 布谷妈妈, 来源:布谷妈妈(ID:yugu005)

主播 | 文静,优雅女神经,公众号:每晚一首循环歌。

图片 | 视觉中国,网络(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
十点读书 7月见面礼

30元大额无门槛券免费送!

(限特定专区使用)

《四大名著 青少年版》券后只要19.9元!

故宫X十点读书联名养生枕,券后99元!

还有《毛姆经典作品集》、京润珍珠面膜...

各种好书好物等你来抢~